孟子因為幼年喪父,在母親一個人撫養下成長,尤其關注兒子的教育問題。早些時候,孟子和孟母住在靠近靠近一座公墓的地方。孟子此時三四歲,模仿力最強的歲數。常常看到大人去墓地送葬、掃墓,覺得十分有趣,他便找了幾個鄰居玩伴,和他們一起玩辦理喪事的遊戲。在他的指揮下,有的小孩抓起一把樹葉當紙錢拋向空中,有的則裝成孝子跪地磕頭,甚至有的負責哀號哭喪……他們玩得不亦樂乎,卻不料被孟母路過看見。孟母頓時起疑,說:「我的孩子住在這種地方怎麼可以成才!」
於是,孟母馬上回家收拾家當,帶著年幼的孟子搬去了市集居住。然而,沒想到這次他們租住的房子旁邊有許多商鋪,孟子很快又學起那些商販生意時候的吆喝。孟母說:「這個地方還是住不得啊!」
最後,孟母把家搬到了一所學校附近。學校里經常出沒懂禮的儒子、小孟子把他們作揖行禮的樣子一一記下來,慢慢變得守秩序、懂禮貌起來。孟母十分滿意了,說:「這裡才是培養養孩子的好地方啊!」於是在那裡長期定居下來。
有一天,孟子放學回家,孟母正在家中織布,轉頭問:「你今天都學了些什麼?」按慣例,孟子應該仔細向母親匯報學習內容。但他這天上課時,也不知道是睡覺了、開小差了還是和同學玩鬧去了,沒有把老師教的內容記到心上。於是,他漫不經心地回答說:「跟前幾天沒什麼區別。」孟母是個很較真的人,一聽就知道兒子在敷衍,立時怒了。只見她抓起一把剪刀,「嚓嚓嚓」就把自己織好的布剪成幾截。
孟子嚇得一哆嗦,趕忙跪在地上,問:「母親您怎麼了?」
「我辛辛苦苦地織布換點錢,讓你衣食無憂,供你上學,你卻不用功讀書,荒廢學業。要是你媽我也像你一樣,織布織到一半就倦怠了,不幹了,我們娘倆就只有餓死了。」孟母語重心長地對孟子說,「如果你刻苦讀書,就能增長知識,樹立名聲,長大做一個有出息的人;但如果你吊兒郎當地應付學業,將來要麼去做賊,要麼只能做個出苦力的人。」
孟子被他媽教訓之後,心服口服,從此日夜勤學不輟,終成天下大儒。希望父母與孩子之間都可以好好的溝通交流,
小孩都能懂得父母的苦心,父母可以懂得孩子ˇ的想法。